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
主营产品: 上海酒店餐饮展,上海FHC环球食品展 成都酒店用品展 ,深圳酒店用品展,冷冻食品展
2024中国郑州第17届面食机械设备/速冻米面食品展览会(欢迎访问)
发布时间:2024-06-23

参展范围:
米面制品:饺子、馄饨、包子、粽子、汤圆、麻球、饼类、糕点等速冻预包装面制食品;
肉制品类:冷冻/冰鲜肉、分割肉及肉制调理食品;
水产类:冷冻/速冻水产、水产调理食品及深加工制品;
禽蛋类:冷冻/速冻家禽、分割禽及禽肉调理食品;
果蔬制品:冷冻/速冻蔬菜、预包装蔬菜及蔬菜调理食品;
有机食材:各种新型有机食材、生态养殖/种植基地及豆制品、杂粮制品等;
火锅食材:各种火锅、烧烤品类食材;
连锁加盟:火锅连锁企业、中餐连锁企业、西餐连锁企业、快餐连锁企业及服务类等;
配餐调料:预制调料包、复合调味包、食用油、调味酱、汤料、底料等;
原料辅料:冷冻食品原料、配料、馅料、调味料等;
生鲜及冷链配送:冷链运输设备及技术、冷冻冷藏、保鲜设备、冷库仓储及运输设备、保温系统及材料、冷链配送服务等;
相关设备:食品加工机械、食品杀菌设备、速冻设备、包装设备、点餐系统设备、炒菜设备等;




于是,很多餐饮人便开始了解认识南城香,这家低调的企业从此出现在了公众视野中

 

会议由中国食品报冷冻产业周刊主编王晓玲主持,参加本次会议的嘉宾有安井食品集团总裁张清苗,四川广汉市zhengfu副市长、德阳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杨晓,中烹协预制菜专委会执行主席、中国食品报社冷冻冷藏食品研究院执行院长穆培龙,中国烹饪协会预制菜专委会秘书长黄宏波,农业农村部营养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锐,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、农参总编辑铁丁,潮汕达濠李记食品总经理钟辉,逮虾记董事合伙人、CMO刘晓红,团品牌&新店商倡导者、社团电商实战专家李保林等。


图片△中国食品报冷冻产业周刊主编王晓玲大会围绕“破内卷”、“预制菜品质化发展”、“火锅料未来家庭化发展路径”、“爆品创新之战”等多个行业热点话题进行深度沟通交流。干货满满,金句频出,收获丰硕。图片

△中国烹饪协会预制菜专业委员会执行主席

中国食品报社冷冻冷藏食品研究院执行院长穆培龙

中国烹饪协会预制菜专业委员会执行主席、中国食品报社冷冻冷藏食品研究院执行院长穆培龙作为主办方致辞,2011年5月,首届中国火锅料节在厦门启动,以鱼丸、肉丸为主的火锅料制品规模是200亿元,如今已超过500亿元,占整个速冻产业的1/3。


总部位于厦门的火锅料企业安井食品,2010年时营收尚不足20亿,2023年就达到了惊人的140亿元,稳坐火锅料行业龙头老大,在整个中国速冻食品行业也遥遥领先。


如今随着规模的增长,火锅餐饮及相关行业呈现出一片繁荣,高端食材崛起,多样化、个性化趋势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,更满足了Z世代消费者的社交媒体属性。新产品、新技术、新渠道、新思路、新场景、新模式、新动能不断涌现,推动着市场的升级革新。


2025年,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将达2130亿元。面对广阔的发展空间,机遇与挑战并存。极致内卷时代,创新进化是对抗内卷的唯一方式,只有聚势赋能,才能共赢未来。通过本次大会的召开,会、展、宴、节等,相信将为冷冻食品行业带来新的变化。

图片

△安井食品集团总裁张清苗

安井食品集团总裁张清苗代表联办单位致辞。他说,中国火锅料节是火锅料行业真真正正的盛会,连续十多年在厦门举办,对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,安井食品与中国火锅料节是相互成就的。


过去20年,是火锅料行业发展的黄金期。现在,行业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,行业面临产能过剩、价格战等“内卷”。对于如何“破内卷”,分享几个建议:


一、 回归主业,聚焦速冻食品。速冻食品是个朝阳行业,站在全球范围来看,中国消费者的人均消费量、消费品类,与欧美比有很大的差别,发展空间很大。建议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,抱紧抱好这个篮子。


二、 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,正道经营。食品是个良心行业,从事食品是为人民服务,要有赚小钱、赚慢钱的心理准备。违规添加、以次充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。标签清洁化、坚守食品安全底线,是我们要做的事情。


三、 狠练内功,打造战略竞争力。单品打天下、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过去了。企业拼的是综合竞争力。不过对于初创企业来讲,单品突破、单点突破还是很重要的。


速冻食品行业是个生态圈,单个企业是非常脆弱的,我们同行是友商,甚至是供应链合作伙伴。推动行业健康发展,需要我们共同努力!


图片

△潮汕达濠李记食品总经理钟辉

潮汕达豪李记(潮汕李老二)食品总经理钟辉做了“极致内卷时代,冻品企业的破局之道”主题演讲,他用《草鞋的故事》和《公司在哪里》2个故事,深入浅出解读了商机和执行力,老板和团队的关系。


当前,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均受挫:人口基数变少,投资风险变大,出口贸易受阻。市场总容量饱和,消费碎片化,品类升级不是单纯的涨价,而是细分赛道的转换。


行业内卷时代,卷别人,死得快,卷自己,活得久,只有提升自己的能力,才能活得久。


他讲道,企业成功=战略*组织,战略不是你想做什么,而是你能做什么的,而企业组织能力提升是实现战略的根本。通过组织能力的提升,实现经营能力的提升。

图片

△农业农村部营养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锐

刘锐从即食/即热预制菜、预制净菜、即烹预制菜三个角度,对预制菜定义及范围做了分析探讨,并从标准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、品质化和营养化等方面,做了分享。


预制菜优势企业主要有两大类:一是连锁餐饮或团餐企业,向产业链前端拓展,建设中央厨房、中央工厂和集中caigou配送中心;二是预制食品加工企业,对于特定产品生产具有专业水平的,多数在某一领域深耕多年,其在原料的品质、品质,生产工艺和设备性能,产品品质和标准等方面都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和经验。冷冻面点、调理肉制品、料理包、特色小吃和靓汤炖品,都属于预制菜优势产品。


刘锐总结了我国预制餐食(预制菜)产业发展的六大趋势:


趋势一,原料标准化,专用化,品质化;

趋势二,清洁标签,非必要不添加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;

趋势三,生产装备自动化,数字化,智能化水平快速提升;

趋势四,生产销售全过程注重绿色、环保、可持续;

趋势五,产品营养化,健康化,减盐,减油,减糖;

趋势六,产品全程可追溯,实现质量溯源,让食品安全看得见。


刘锐表示,预制菜发展的最大挑战还是标准化不完善,要向全产业链标准化方向努力!

图片

△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、农参总编辑铁丁

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、农参总编辑铁丁就《新国标下,预制食企如何继续引领浪潮》做出精彩演讲。


当前预制菜的标准不清,产业透明度亟待提高,宣教工作做得不够,他提出预制菜四大发展方向:安全食材是预制菜的食材背书,地标食材是预制菜的特色背书,营养食材是预制菜的功能性背书,生态食材是预制菜的价值背书。


他谈到,做好预制菜有四大妙招——信息化、透明厨房,通过联农带农,建设预制菜农业第一车间;预制菜美味与健康的工厂化融合;深挖消费者与供给方需求,推动预制菜产业三位一体;文化是预制菜产业的灵魂。






展开全文
商铺首页 拨打电话 QQ联系 发送询价